壹,与道合一——厚望斋之育人理念
2020-10-14    来源:厚望斋    阅读:

       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已逾五千年。然则中华文化所指为何?历朝历代,皆有述及,然则多为浅陋之言,鲜具真知灼见。

       一代儒宗马一浮先生曾言:国学者,六艺之学也……天下万事万物不能外于六艺,六艺之道不能外于自心。”六艺之道即中华文化之精髓,泛指天文地理、食衣住行、诗文礼教、法律习俗、宗教祭祀等万事万物。马一浮先生以为此一切全出于人所共有之本心。

       人之本心本来清净光明、圆满具足,古圣先贤早有精准体察、精辟归纳。孟子讲良知良能,人所共有,人皆可为尧舜;佛教讲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可修行成佛。然则古往今来,常人得具健全人格尚且不易,更遑论成圣成贤、成佛作祖。何以故?

       厚望斋历经三代名家智慧沉淀,并三十年如一日关注教育,以为古往今来朝代虽有更替,完整性灵教育之缺席却鲜有变迁。时至今日,今人之颠倒不减古人,今日教育之流弊更乃前所未有。厚望斋于此痛心疾首,遂以“完整成长,自由绽放”为育人理念,希冀可正本清源、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

       何谓“完整成长,自由绽放”?人之一生,横向有身心灵、知情意,纵向有幼年、少年、青年、壮年及老年。“完整成长”侧重人之身体健康、心智发展及灵性修养,与此相应则须辅以知育、情育及意育培养。人之一生,纵向大体历经幼、少、青、壮、老五期,合壮、老为成年,则为四期。“自由绽放”侧重人之各期皆能各遂其性、各尽其能。以下详细阐述之:

一、“完整成长”之横向生命
 
 

       生命横向成长乃身心灵之共进。广义之身涵摄食衣住行及一切外物,广义之心涵摄喜、怒、哀、乐、爱、恶、欲及一切情感,广义之灵则指艺术审美及宗教灵修之高峰体验。

身心灵之共进,有何良方?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以为此须辅以知情意三育之涵养。此三育非今日所常闻之德智体美劳五育,今之德育失于笼统,今之体育失于狭隘……

       《论语》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中庸》亦云:“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终生推崇知仁勇,以为执此三达德,自可不惑不忧不惧。此三达德亦为知情意三育之旨归。以下详而论之:

       如何不惑?此须有相当常识、专门智识及遇事决断之智慧。常识源于悉心观察食衣住行、打雷下雨等生活规律;专门智识源于政农工商、文史哲艺等专业教育;而决断智慧则源于全体把握宇宙人生。人能时时处处心地澄明,知行合一,物来顺应,物去不留心,方可谓知育之最高境。

如何不忧?仁之一字,乃孔子一以贯之之道。“仁”之一字,儒门之全体大用,尽包其间。以仁统摄,万法万教皆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人之一生,所忧者不过成败得失二事。若能得仁,成败得失之忧自可免之。何以故?

       《论语》云:仁者人也,仁者爱人。”仁乃普遍人格之实现。然此实现,非闭门独居可成,当见诸于日用伦常间。朱熹云:“天下一家,中国一人。”人能自利利他,自渡渡他,甚而无人我之别,方可谓普遍人格之实现。换言之,宇宙即是人生,人生即是宇宙。我之人格,与宇宙无二无别,方可谓之“仁者”。

       仁者不忧成败。因其知晓宇宙人生之永不终极完满,故有《易经》六十四卦始乎乾而终乎未济(未完成之意)。然亦因其永不完满,方容得人于此间创造进取。宇宙万物生生不已,终不可穷,人于此间挪得一步,进得一寸岂可谓成功耶?然则裹足不前,寸步不移,此可谓真失败也。《易经》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仁者参透此理,知其不可然亦进而不已,此则立于不败之方。仁者得此人生观,复有成败可忧乎?

       仁者不忧得失。欲言得失,当有得失之物为我所用。然则,人格尚不孤立而存,复有何物为我所得,为我所失?我之学问,非为博取功名之手段;我之劳动,非为谋得私利之工具。老子云:“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已与人己愈多。”仁者得此人生观,复有得失可忧乎?

       仁者执此人生观,终日涵养,更可进至禅宗“运水搬柴,无非是道”,进至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得此纯然诗化人生,随处静观天地大美,随处体证本来风光,方可谓情育之最高境。

       如何不惧?不惑不忧之功夫纯熟,惧已随减。然欲涤荡无余,犹须炼志之方也。人纵有相当智识及优雅情操,若意志不坚,遇事则变,临危则乱,终生畏首畏尾,无可施展,岂不惜乎?然欲养出浩然之气,养得志大气刚,实非易事。

       欲为此者,头一件得心地光明。《论语》云:“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孟子》云:“浩然之气,至大至刚,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故人之言行,皆能无愧于心,皆能公开发出,此即炼志第一着。

       又西方哲人多言人之欲望,甚而多与肯定。然则人若甘为劣欲之奴,则永不自由也。明儒王阳明天才了得,其修齐治平直追孔孟。清之浅儒讥其心学乃“无事闭目静坐,遇事知行合一。”然则欲化劣欲,舍此别无他法。闭目静坐可身心安泰,知行合一可不偏不倚。如此终日锤炼,日新又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猛虎逼于后而面不惊,事来操之即办,“虽千万人,吾往矣”。功夫进得至此,方可谓意育之最高境。

       概而言之,不惑不忧不惧之生命乃身心灵之完整养成,乃智育情育意育之完整实现。此即厚望斋“完整成长”之终归也。      

二、“自由绽放”之纵向生命
 
 

       “完整成长”之横向生命既显,“自由绽放”之纵向生命亦非难也。各人之身心灵不一,故所施知情意三育亦别。此即孔子因材施教之教育理念也。

       孔子何以成“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夫子克己复礼、孜孜求道,人生各阶,修学各有侧重,至七十终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圣贤尚且如此,我等常人修学岂能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前已述及,人之一生,大体历经幼、少、青、壮、老五期,合壮、老为成年,则为四期。古人以为四期所养,各有所重,详而论之,即:

       1、幼年养性

零岁至三岁前,心无分别,尘垢未染,真如湛然,性德纯正,心如明镜,朗摄无碍,先入为主,深深入心,终身不移。幼儿怡养本性,正宜此时。

       2、少年(童蒙)养正

十三岁前,物欲微薰,烦恼潜伏,知识略萌,性德仍净,记性犹强,悟性微弱。童蒙蕴养正见,正宜此时。

       3、青年养志

十三岁后,知识渐开,物欲既染,烦恼增多,心逸情泳,故真性渐隐,记性渐泯,然性向显发,崇效楷范,悟性转强。少年启养心志,正宜此时。

       4、成年养德

       凡所当读书,如能自幼扎根熟读,庶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学以致用,而为将来成学立业之深基,修身明德之永磐。然德业无穷,学无止境,成年学养行德,随时皆宜,无有终时。

       由此观之,古人于心性之觉察,精微高明至极,今人难望其项背也。今之教育,养性、养正、养志、养德,鲜有人言,以至今之成人于洒扫应对、待人接物无所适从,更遑论修齐治平、济世度人。

       佛教讲众生根器不一,因缘各异,故对治法门亦千差万别。厚望斋精研古今三观,复兴教育正道,希冀能随根施教,随器取量,令今人生命之各期皆能各遂其性、各称其能。人能以此为基,自然无往而不利,自然“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此即厚望斋“自由绽放”之所终归也。

       纵横讲论,已然洋洋千言;中西圣哲,亦多悲心深切。厚望斋以为东西圣贤之道,任其如何高深玄妙,亦不离立人之身,净人之心,养人之灵也。千万世之上有圣人出焉,同此理同此学;千万世之下有圣人出焉,同此理同此学也。

       《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群生皆得中道,群生皆能完整成长,群生皆能自由绽放,此即厚望斋之终极追寻也


厚望斋课程报名流程
 

aaa.png


人文精英 君子之学
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文思泉涌,畅快表达!

咨询电话:4006308360
立即微信厚望斋金牌咨询师:(邓老师)18510171428

 

· 关于我们

厚望斋简介

   厚望斋是火种文化旗下知名教育品牌,是依托北京市几大名校“文、史、哲”领域专家智力及资源优势,致力于中小学生课外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和培训的专业机构。营运总部坐落于培训业集聚的海淀中关村,目前在北京有近二十家分校和教学部。自2001年以来,专注作文国学教育已逾十六载,秉承“完整成长,自由绽放”育人理念,以“精研人道,复兴私学”为使命愿景,历经三代名家智慧沉淀,自创“观察—洞察—体察”思维升级方法论体系,落实于教学实践,创造性地研发了涵盖学前到成人的作文及国学培训课程体系,实践证明这些教材理念前沿、体系完整、教法科学、效果卓越,收到一线教师与学生的广泛好评。厚望斋正以《语文教育的正道》,扛起语文教育第一品牌之大旗。
   正是在这样多年从事少儿教育领域的优势资源背景下,依靠人文社科方面超一流的师资群实力,厚望斋携手人民大学国学院成立了“大语文特长教育”基地。语文能力、文化素养是一个人发展的根基与根本,相信越来越多具有厚实传统文化根基,宅心仁厚的有才、有情、有趣的英才将从这里走出!


厚望斋网校

厚望斋官微

厚望斋咨询热线:

010-81737229

010-62196787

(周一至周日 9:30-19:30)

邮箱:hr@houwangzhai.com

京ICP备11035717号-2关于厚望斋|加入我们|寻求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