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篇

 

《国学观止》

 
 裨 益 一 生
 

~ 纵贯古今·学贯东西·因材施教 ~
 

六级课程,层层拔高

《国学观止》承接《古文观止》的选编理念,由博学鸿儒的厚望斋斋主,带领人大、北大国学学子精编。所谓观止,第一层意思就是作为中国人学国学,学这些就足够了;第二层意思,就是要想成为国学大师,学好这些也足够了。这套广受追捧的经典课程,共包括一级~六级课程(共十二册),层层拔高,内容分为精讲、讲读、自读和拓展四部分,课程体系清晰明朗,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带领学生步步高升。
 


厚望斋《国学观止》

· 授课对象:适合3~8年级
· 课程设置:· 《小学读写精进》2册   适合5~6年级   各15次; 《初中读写精进》2册   适合7~9年级   各15次

 

       

01

课程价值

        焦点一:快些填空,早填早主动!
        5分大于95分定律:成绩从95分提高到100分的难度大于从0分到95分的难度。
        当其它科目都已经离满分不远的时候,就语文还有十几分甚至几十分的空缺。

        焦点二:母语不灵,制约它科!
       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载体,人类的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的发展直接关系和制约着思维的发展。你想让孩子的大脑发育得更好,开发利用的更多,那就请你让他们多说话,最好是多写作,因为语言是更清晰的思维,文字是最精准的语言。
       母语没学好,到了国外,也只会谈天气和吃喝拉撒,就别提成为翻译家了。

       焦点三:性格养成的关键期需要文化滋养!(尤其小升初时期)

       在进入初中前,应做好独立、自立所需的“知识准备、心理准备、习惯准备”。国学经典是蕴涵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常行的书,学懂经典就如同师从贤哲,就会懂得人生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知道什么样的价值观是正确的?什么习惯是好的?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培情、养趣?在国学经典滋养下,孩子会主动认识、认可和乐意学习、实践传统的优秀文化精神。在进入初中以后的学习、工作乃至终生都会受益无穷。
      

02

方法解读

一、有清晰明朗的课程体系领学生步步高升

        层层拔高的国学启蒙6级教材——《国学观止》:分为春秋两季,六个等级,每个级别分为上下两册,共十二册。内容分为精讲、讲读、自读和拓展四部分。编选原则: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本茎到花叶。

          ·  一级课程

        多为中华经典蒙学读物,能迅速扩大孩子的识字量和知识面,培养孩子的文气、语感,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优雅的礼仪。例如学习《千字文》,能认识近一千个常用字;学习“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幼学琼林》,能对古代中国的人文历史和成语典故有较全面的了解;学习《弟子规》,能让“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变得随时随地可以践行等。

         ·  二级课程

         加入儒家最重要的经典《四书》,让孩子们抓住传统文化的根本,让传统文化的核心灵魂扎根、内化在孩子们的生命中。同时学习《龙文鞭影》后,中国古代的人物典故和逸事传说便熟稔在胸、信手拈来,无论谈吐或作文都会变得渊博儒雅;学习《训蒙骈句》后,能够开始进行初步的对联创作。

        ·  三级课程

        通过学习道家最重要的经典《老子》和《庄子》,让孩子们的气质变得恬淡、清宁。同时学习一些历代国学大师的传记,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和学习大师为何能成其大。同时能熟练背诵和运用《笠翁对韵》和对联常识,熟练拟写对联,并能填写出一些古词。

         ·  四级课程

         加入了古代兵家、法家和墨家的经典,让孩子们开始接触经世治国的理论,初步掌握运筹帷幄、规划人生的能力。同时开始学习诗词格律常识,能够初步拟写和创作诗词。

         ·  五级课程

         加入了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其中几部历史典籍,让孩子们能够大致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框架和脉络,能够从历史的风云变幻中体会人生的道理,并同时能做到写作文时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同时学习《宋后名人传记》和历代文化艺术大师的生平简介,感受古代名人的胸襟气象,并学习撰写有分量的传记作品。

         ·  六级课程

         通过学习《论衡》《梦溪笔谈》《徐霞客游记》,掌握古代科技和地理知识,通过学习《本草纲目》,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并能适当掌握养生之道;通过学习《人间词话》,了解如何鉴赏和品评诗词,并继而创作好诗好词;通过学习古代文赋,可让孩子们写作散文时得心应手、下笔成章等等。
 

二、采取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夯实基础并层层升华

       1、通过五化的讲课方式阐释经典便于学生接受知识

        · 国际化: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对国际前沿信息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深受国学陶冶,又能开拓国际视野,学会中西比较,尝试中西贯通。

        · 人文化:要求教师具有人文关怀,能够促进学生灵性的成长,而不单纯灌输知识、训练技能。

        · 生活化:要求教师讲课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直面和解决其生活困境的能力。

        · 故事化:要求教师能通过各种温馨感人的或饶有趣味的或发人深省的哲理故事,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深入的思考。

        · 个性化:要求教师能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情性、不同才学因势利导、随机设教。
 

      2、带领学生从六个方面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

        · 习:良好习惯的培养

       学习、掌握、适应听课、做笔记的正确方法,学会倾听、发言、赏识,热忱于博闻、广学、强志,形成习惯,为延伸学习、拓展学习――为终身学习开通天大道。

        · 知:积蓄知识、分析思考

       掌握思维大器,明辨真伪、是非、善恶、表里、美丑、雅俗,厚植智慧根基。

        · 情:真正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头脑清醒(会思考)、明孝悌、知关爱,懂得恻隐、慈悲、感恩,在情商方面取破茧成蝶之效。

        · 行:学以致用,身体力行

       趋善避恶、趋利避害,恭行所学,慎独勤省,自强自立,善于合作,乐于共赢,做能适应现代社会竞争的实践者、实干家。

        · 德:孕育高尚的道德情操

       培养亲仁执义,持礼守信,奉廉知耻的文质彬彬的脱俗气质。

        · 才:把孩子培养成有才华的人

       谈吐儒雅,能吟诗填词属对,下笔成文、出口成章,做有中国文化底蕴的、在全球化竞争中底气十足的人。  
 

     3、教师采用五个步骤的教学设计

        · 讲:尽量紧密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深入浅出,让学生听懂,爱听。

        · 议:尽量使学生正确认识原意,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激发潜能并形成新的潜能。

        · 背:尽量用特殊的方法使学生在课内基本完成需背诵的内容,课外只需熟悉巩固。

        · 用:寻求和创设环境,启发学生在生活语言和作文中使用相关名言和成语典故,学以致用。

        · 引:引导学生把学过的东西串起来,尝试接触一些将学未学的东西。
 

     4、学生按照七个步骤透彻掌握经典并内化为能力

      ·学:自觉预习,积极参与讲座讨论学习,认真听取讲习,识其句读,顺畅朗读,望文生义。

       ·懂:学懂教材内容,正确理解原意,听懂教师的意图,窥探语言以外的新意和深意

       ·思:会思考,不人云亦云,不迷信。

       ·问:会驳诘,能围绕原句提出若干相关问题。

       ·议:互相质疑、商讨、辩诘,会表达,善交流。

       ·悟:有所发现,有所感悟。

       ·展: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A.语言拓展:了解一些实词和句法在现代汉语常用成语、词语中的表现。

                B.内容拓展:以线串珠,珠联璧合。
 

      5、以期培养出“五有四能”的才子才女

        ·五有:有德、有才、有情、有趣、有用

        ·四能:倾耳能听、目视能明、开口能说、下笔能写
 

三、知行合一的拓展课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学习国学,不应该离开对传统文化方方面面的鉴赏、体悟和践行,如茶道体验、书画鉴赏、古乐欣赏、诗词创作、国术学习等,乃至外出游学、参访名师等。

~ 追圣迹 · 寻文脉 · 觅真知 · 求平静 ~

         假期拓展课程主要设置为游学课程,有道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百家讲坛式的教学风格,不拘一格的教学形式,灵活多样的教学安排,真正落实“大语文”观对教师教学的要求,既安排丰富充实的课内学习知识,也安排出外观察学习的活动,激发维护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中做,做中学,做学结合。

       · 追圣迹

         拜谒邹鲁孔孟之庙,登览泰、庐、岳麓诸山,凌渡扬子、西子众水,受业白鹿洞、岳麓等千年书院,开厚望斋学生之胸怀,洗厚望斋学生之尘心,超拔厚望斋学生之境界,完善厚望斋学生之人格。

       · 寻文脉

        文脉,是完美严谨的文章脉络和筋骨,更是千年文明的文化脉络在文章中的渗透和体现。任何优秀乃至伟大的作品,都是作者在体悟千年文化之脉的基础上,将自己对千年文明的沉思融贯在文章脉络中而成的。行万里路,寻千年文脉,则可下笔千言,完美严谨的文章脉络在转瞬间顺势千里、一气呵成。

       · 觅真知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懵懵懂懂地任意去做,全不学习思考,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若茫茫荡荡地悬空去思索,全不肯躬行实践,也只是个一知半解。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

         游学之用亦大矣,我们不仅读纸上的圣贤之语,也要读社会这本书,读山河这本书。只在书斋内不能观尽山河浩荡,不能读尽家国天下,因此若深院闭门,两耳不闻天下,双目不识河山,纵腹内五车,胸中八斗,亦不过茫茫万千文字,知得不够真切、不够踏实。每展徐霞客书,想见苍山如海,险道通天,未尝不戚戚寥寥,若有所失。掩卷长舒,每有井蛙之叹。

       · 求平静
         游学过程中,我们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体历史之变幻,感天下之沧桑,从而长眼界学识,树恢弘人格,涵养出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浩然之气,和遇事沉着、临危不乱的平静之心。只有体验过历史沧桑或人生沧桑的人,才能真正涵养出一颗清宁的心,而宁静才能致远,才能最终成就大器。     

            

03

课程结构


 

04

教材课例

 


国学观止第一课

      这是国学启蒙第一课,先介绍几条课堂要求:

      一、虽然课文中绝大多数都是认识的字,但字的组合方式和我们今天说话有许多区别,所以要大声读出声音、口形要到位;

      二、因为知识点太密集,听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走,不要在一个问题一个点上犯迷;

      三、学会记笔记,凡是你自己本来不懂、老师讲了才知道的,都是应该记的。
 

【一】朱子家训(上)

      朱用纯:(1617一1688)明清之际教育家。字致一,自号柏庐,江苏昆山人。康熙间,坚辞不应博学鸿儒科,居乡间教授生徒,治学宗程、朱,提倡知行并进。恐学者空言无实,提出为学必修德、义、改过,三者交勉,方可日进。强调读书要植品制行,学圣贤书义应注重躬行实践。平生尤重道德教育,所著《朱子治家格言》,即《朱子家训》,流传甚广。另著有《愧集》、《毋欺录》、《大学中庸讲义》等。

     【要义】

      此“朱子”(用纯)非彼“朱子”(朱熹,(1130—1202)),两人前后相差近500年。

 

      黎       límíng即起,sǎotíngchú,要内外整洁;昏便息,关suǒ门户,必亲自检点。

     【要义】

      1、“黎明”(天刚亮)与“黄昏”(天刚黑)这两个时间段与“几点钟”无关,看地域和季节说。“即”是马上,“既”是“……之后”,“庭除”指庭院和院外台阶。

     2、为什么还要扫院外台阶?周边干净可以树家庭爱干净爱美的正面形象,为人即为己――门外干净就没东西会被风刮进院里;为什么天一黑就休息?晚上照明困难,兼早睡早起是好习惯,成事者都有良好习惯。

 

      一zhōu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 恒念物力维艰。

     【要义】

      1、“一口粥一口饭”(吃的)、“半根线半缕布”(穿的)都来之不易,都要珍惜。

      2、举老师出门前换了衣服一时没几毛钱打公用电话的尴尬说明。

 

       宜        yí未雨而chóumóulínjué井。

     【要义】

      1、“宜”(应该)、“毋”(不要)可以说是朱家子孙的行为规范。

      2、“未雨绸缪”和“临渴掘井”是反义词,记一个就行。

      3、联系“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晴天不肯去,直待雨淋头”、“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及赶作业、拼复习等现象理解。

 

      自fèng必须jiǎnyuēyàn客切流连。

    【要义】

      1、“必须”(一定要)、“切勿”(千万不要)也是朱家子孙的行为规范,但要求更高。

      2、“俭约”是针对“奢糜”说的,并非越抠越好,现在生活好了,但以保证营养为准即可,“流连”则是越久越糟,“客去主安心”。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要义】

      1、“大厦千间,夜眠八尺,良田万顷,日食三升”。

      2、“玩物丧志”。

      3、联系司马光“警枕”、大自然灾难后有形财产荡然无存、犹太人失国千年后能迅速凝聚说明为自己及后辈积累无形财产的重要。

 

      器具质而洁,瓦fǒu胜金玉;饭食约而精,园shūxiū

    【要义】

      1、一个有教养的君子,用“质而洁”(朴素干净)的瓦缶进食,也恬然自安;吃着“约而精”(量不多但做得精致),也津津有味,这叫雅稚。

      一个粗鄙的人,列玉盘、执牙箸、举金杯、持银碗,享受美味佳肴,边吃边大呼小叫,叭叽着嘴,更显得俗不可耐。

      2、联系《金钱豹的故事》理解“雅”与“俗”。

 

      祖宗虽远,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要义】

      1、“事死者,如事生”;把“读经书”理解为学习和掌握知识本领。

      2、联系国家把清明节定为法定节日说明为人感恩追远的重要;结合“勿营华屋,勿谋良田”理解知识本领的重要。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要义】

      1、“俭养廉,廉养德”;“养不教,父之过”只说对了一半,“教”得有“义方”,就是正确合理的方法。

      2、联系“义气”、“情义”等拨正对“义”的偏解。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要义】

      1、“意外”、“过量”是理解的重点。

      2、联系实际讲“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和“义”,提示理解节俭和“直中取”的重要。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唯酒无量,不及乱”的真义。

 

      与肩挑mào易,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

    【要义】

      1、“肩挑贸易”的是劳动者中的最底层,再占他们的便宜就破了人品的底线;结合给三轮车夫报讯事提示尊重劳动者,认识情与理的矛盾。

      2、联系“不受嗟来之食”和“搬砖”事说明“温恤”与“体恤”、“怜悯”、“同情”的异同,明白慈悲心要辅以尊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帮助。
 

【二】历代诗二首

      桃夭(诗经·周南)

      桃之夭夭,zhuózhuó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fén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zhēnzhēn。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要义】

      1、注意黑体字,了解“押韵”。

      2、注意黑体字,弄清从花到果到叶的顺序,并以之作为记诵的线索。

      3、理解“华而不实”的真义,结合“牡丹花好空入目”了解农业社会中“实”的地位。

 

      长歌行(汉乐府民歌)

      青青园中kuízhāo待日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kūn黄华叶衰〖cuī〗。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伤悲。

    【要义】

     1、认识“葵”、“晞”、“德泽”、“衰〖cuī〗”、“徒”几个实词;。

     2、描述“生命曲线”,讲解珍惜时光的重要。

     3、了解尝试记忆。
 

【三】神话寓言典故二则

      1、认识神话是“人类幼年时期人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区分“天真”、“幼稚”和“愚蠢”。

      2、以《红楼梦》等名著为例概述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的重要影响。

      3、了解神话中的神奇想象。

      4、初步实践尝试记忆。

 

        pán古开天

      天地hùndùn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zhuó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zhǎng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cháng,故天去地九万里,后乃有三皇。

      首生盘古,chuí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tíng,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jīnmài为地里〖理〗,肌肉为田土,发为xīngchén,皮肤为草木,齿chǐ为金石,jīngsuǐ为珠玉,汗流为,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méng

 

      女 tuán土造人

      俗说开天辟地,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xiá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pínjiàn者,引绳人也。
 

【四】常用字字理及常用成语

      一朝一夕 一心一意 一生一世 一五一十 一张一chí

      一心一德 一龙一蛇 一丝一毫 一针一线 一字一板

    【要义】

      1、认识在语言学习中“使用”比“弄清”更重要。

      2、初识创设环境尝试连用成语的方法。

    【例】学习是一生一世的,不是一朝一夕的,学习时要一心一意,朗读时一字一板,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当然得考虑一张一弛……
 

 
 

厚望斋入学流程

 
 

 

注意!右方高能 →
1、关注厚望斋官方微信,获取独家教研干货!
2、向咨询师申领精美内部资料《36讲精华讲义》(每人限领一份)

 

 

 

 

 

 

厚望斋网校

厚望斋官微

厚望斋咨询热线:

010-81737229

010-62196787

(周一至周日 9:30-19:30)

邮箱:hr@houwangzhai.com

京ICP备11035717号-2关于厚望斋|加入我们|寻求合作|